纪念傅璇琮先生90诞辰,《傅璇琮文集》出版 全球简讯
4月15日,纪念傅璇琮先生90诞辰暨《傅璇琮文集》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办,活动中发布了清华大学与中华书局合作编纂出版的《傅璇琮文集》。
(相关资料图)
中华书局介绍,《文集》共计二十四册,收录傅璇琮著作七种,包括其个人著作《唐代诗人丛考》《唐代科举与文学》《唐翰林学士传论》《李德裕年谱》,合著《李德裕文集校笺》《河岳英灵集研究》,另将其1956年至2016年间发表在报刊杂志和收录于专集的360余篇文章,依时间为序整理为《驼草集》。中华书局副总编辑俞国林介绍,清华大学和中华书局是两家拥有110多年历史的单位,在各自历史上提及姓氏即知所指代为谁者,清华有“梅校长”,中华有“傅先生”。上海古籍出版社前社长高克勤谈到,傅璇琮长期担任中华书局总编辑,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秘书长,唐代文学学会会长,自觉担当起学术界领袖的责任,他主编和参编大量的书籍,他的贡献不仅在中华书局,更在整个中国出版、中国学术。
参与了《文集》前期体例商讨的徐俊在文章中介绍,傅璇琮虽然讷于言说,但笔下的文字洋溢着哲思和诗意,“《文集》中的文字让人读来身临其境,精神可感。”此外,十册《驼草集》中,呈现出除了学者身份以外的另一个作为出版家的傅璇琮,徐俊称:“他的焦虑和努力,跃然纸上。”
之后的研讨会中,多位学者提及傅璇琮秉持的整体性和前瞻性的学术理念,称其引领了整个古代文学研究方法和风气的转变,是学科的领路人和规划师。
北京大学葛晓音指出,傅璇琮对古代文学研究发展的路向有其通盘的思考,他为新时期唐代文学研究开出了一种文史结合的方向和路数,影响了以陶敏、陈尚君为代表的许多中青年学者,他的理念和实践一直引导着新时期唐代文学研究界努力的方向。
南开大学卢盛江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詹福瑞教授、北京大学廖可斌教授强调了傅璇琮治学思想的通识性、整体性,认为他运用把史实考证与理论探索、文学与历史、横向和纵向、微观与宏观结合起来的综合性研究方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刘宁研究员提出,傅璇琮是对现代学术学科式发展作出里程碑式贡献的人物,他以具有现代眼光的学科发展意识,去推动建立学科范式、培养学科队伍、树立学术规范,同时避免了学科的封闭性。这种里程碑式的贡献是不可复制的。
参会专家中有来自出版界的代表,他们就傅璇琮对中国出版事业作出的贡献进行了阐述。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岩、原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字库工程总体组张力伟都曾在中华书局与傅璇琮共事,两位回忆了傅璇琮在书局工作的日常点滴,一位和蔼可亲、勤勉朴实的学者型编辑形象如在眼前。
此外,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清华大学图书馆刘蔷研究员等,提到了傅璇琮领衔的全字头总字头大书的编纂,赞叹其高屋建瓴的关于如何做古籍整理的理念,是值得后辈继承的学术遗产。
关于傅璇琮的学养与性格,北京师范大学郭英德谈到傅璇琮极为勤奋,他连在飞机上的一两个小时都一直在看书和写作,他也谈到傅璇琮在中华书局总编辑岗位上对学界的支持和对中青年学者的提携,认为其推进了学术事业的发展。南开大学卢燕新分享了读博期间与傅璇琮相处的往事,称其为严师与慈父,他真诚奉献,爱学生胜过爱自己。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刘跃进认为,傅璇琮为学、为人、行文的特点是别人不可复制的,可总结为傅璇琮现象。刘跃进建议编写傅璇琮资料长编、书信日记选编、学术评论集等。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指出,傅璇琮作为清华的校友和教授,为清华中文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纪念傅璇琮,清华建立了傅璇琮文库,编纂了傅璇琮纪念文集,并定期举办璇琮学术讲座、璇琮青年学术论坛等系列活动。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