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年守候鱼池边只为一件事,这位天津老人被称为“水产界的袁隆平”
近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授予金万昆、成卫东和追授王东坡“天津楷模”称号,褒扬他们是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的时代先锋,号召全社会向他们学习。
“获得这个荣誉,说实话,一个是心情激动,高兴一辈子没白干,另一个就是总觉得干的事情不多,还有好多的事想干,去年做了93项育种试验,我想我岁数到了,要给后人留下点什么……”6月15日上午,在位于宁河区的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今年91岁的天津楷模金万昆谈起了获得荣誉后的心情,每一句质朴的话语中都蕴含着对科学育种事业的期望和渴求。
过去的67年,作为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场长,金万昆在基层农业生产一线,从事淡水鱼类种质保存、良种选育、育种创新研究、苗种繁育生产和推广养殖。他创新出优良苗种产业化生产技术体系,推动了“北鱼南养”新格局。他把一个合作化时期的小渔场发展成国家级一流的水产良种育、繁、推一体化大型种业企业,他拥有10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从全场年产能力5000万尾到60亿尾,养鱼人称他是“水产界的袁隆平”。
(资料图片)
从36个小时的学历出发艰苦自学成为育种专家
“我是渔民出身,鱼是好东西,有营养,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吃鱼能够身体强壮……”金万昆出生于一个贫苦的渔民家庭,他与父母住在一条小船上,终日以打鱼为生,1955年,金万昆当选“芦台镇换新渔业生产合作社”社长。1957年金万昆受邀出席河北省先进单位表彰会,获3000尾花鲢、白鲢鱼苗奖励,当时北方还没有淡水鱼养殖场,金万昆只会捕鱼,也从没学过养鱼,他凭借自己对鱼习性的了解,将3000尾鱼苗放入挖好的两个大坑,没想到竟然养得很不错。
“我这一生的学历,每一天晚上两个小时,我上过18天的识字班,合起来整个学历是36个小时。”在领导的鼓励下,几乎零基础的金万昆向育种科学发起了冲锋,除了勤奋,他没有第二条路。在农民学校,他学会了汉语拼音。他去书店找育种书籍,自学理论知识,遇到不会的难点就到处求教,几年下来,字典翻烂了好几本。几十年的学习让金万昆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育种专家,不仅出版了《淡水鱼类杂交种胚胎发育图谱》等5本专著,还在国家一、二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9余篇,先后承担了29项国家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良种工程等项目。
“每天六点就到了,不去办公室,直接进车间”
一年四季,育种工作没有清闲的时刻,春天的繁殖季最为忙碌,四、五两个月车间灯火通明,所有人都不能回家,全天守在场里。产卵池旁边的两间小屋子就是金万昆的卧室和办公室,繁殖季时他每天住在车间里,随时观察亲鱼的状态,注射催产素,不眠不休。夏天是亲鱼产后护理的关键期,在金万昆眼里,这些鱼跟自己的孩子一样,生产过后身体虚弱,需要休养,增加营养。秋季是雌鱼鱼卵形成的季节,更要注意营养,冬天鱼半休眠,要注意增氧。
67年如一日守候在鱼池边,勤奋是他的不二法则,“他每天6点就到了,不去办公室直接进车间,别人劝他也劝不动。”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党支部书记孙杰说,直到现在,每到孵化季的关键时期,91岁高龄的他依然出现在鱼池边,甚至穿上水衩裤站在冰冷的催产池中。
一个新品种从亲鱼配组到选育成功需要十几年、二十几年时间。数以万计的试验记录、比较、观察,要经过6代以上筛选培育,还要定期更新换代,才能保证其种质不衰退和优良高产。
一条“津鲢”六代选育他用了五十多年。这是我国“四大家鱼”首个人工选育种,不仅推动了北方地区家鱼大面积养殖,而且对保护水生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发挥其生态修复功能和开发淡水“立体”养殖意义重大。
边干边学,永不停止是金万昆的做法,他对员工严格,对自己更是特别的严格,他锲而不舍的精神也一直激励着员工们的进步。“2010年,农业部颁发文件,‘津鲢’通过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专家的审定。我们接到通知的时候,场长正带着我们开科研育种会,听到消息的时候,场长眼圈红了,泪流满面,这条鱼选育成功太不容易了。”孙杰回忆到这一段,也动情地红了眼眶。
“别人认为普普通通的现象,他就能发现问题,研究出成果”
在金万昆的手边,一沓用铅笔批改的资料十分显眼,这就是去年做了90多项的杂交实验的报告。在《框鲤3至6龄鱼的入选情况》一文中,因为材料中写了“出箱2043尾,少了49尾。”金万昆用自己颤颤巍巍的笔触写下了“原因是什么,什么因由少的?”这样的批改在材料中比比皆是,对于科学养鱼育种,他始终是实事求是,严之又严。
“他总说,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首先我们干的每一件事都有科学依据,其次是我们要制定一套规程,严格遵守。第三是要及时总结,再反过来论证规程做修改,年年如此。一个简单的鱼吃食喂料情况,从小鱼苗开始到大的种鱼,投喂量、投喂时间、频率等都是有要求、有规范的。”水产工程师高永平说道。
他的勤于思考也给员工在鱼类育种的科学创新中做出了榜样。高永平说:“他总能创新研究方向,即使别人认为普普通通的现象,他就能发现重大的问题,仔细研究能出成果,有的时候他在汇报材料上评语说‘这里面有文章’,文章是啥?我们的创新好多都是从这里来的。从干部到职工,他的言行影响着整个厂子,特别是科研人员,他在每一次的实验研究,都要求我们要实事求是分析问题,要善于发现问题,要想办法解决问题,因为他就是这么干的。”
捧着两盆身长5厘米左右的中华胭脂鱼,金万昆念叨着“千斤腊子万斤象,黄排大得不像样”谚语,这里的“腊子”指的是中华鲟,“象”是指白鲟,而大得不像样的“黄排”则是胭脂鱼。这句话的意思是形容这3种鱼体型巨大。从小小的鱼苗长成养鱼者人人称羡的中华胭脂鱼,这个土生土长的长江流域物种,要实现在北方的人工繁育却要跨越很多的技术难关。
从上世纪90年代引进,到2015年才第一次人工繁育成功。“通过我们的人工繁殖,我们发现从鱼卵发育到鱼苗这个阶段,它的死亡率很高,受环境影响很大。所以自然界产苗也很低。同时,饲料也是要克服的困难,自然饵料不易获取,为了解决这一点,老场长研究了人工饲料,但是此前没有人研究过,不知道它的营养需求,配方就需要自己一点一点研究,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最终将繁育和饲养的成活率一点一点提高上来。”
67年来,金万昆育成了11个“国审”水产新品种在全国推广养殖,其中有5个新品种被农业农村部遴选为全国渔业主导品种。他坚守种业,创制了一个又一个淡水鱼类养殖新品种,让渔民用最少的资源获取最大的效益,让更多的人通过勤劳养殖,脱贫致富奔小康。他刻苦钻研新技术,不断探索用最少的池塘、环道、水资源,生产更多优良苗种,创新发明了苗种产业化生产技术体系,其中“粘性受精卵大批量自然脱粘技术与方法”解决了国内外“鲤、鲫鱼粘性受精卵不能大批量脱粘”这一“卡脖子”技术难题。
直到采访当天,91岁的老人也是一早刚刚从车间出来,他背着一个多年未换的布袋子,手指已经有些不稳,但是说起他热爱的鱼类育种,他的眼睛里依然有专注的神采,那是一种不灭的火焰。(津云新闻记者刘畅 摄影 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