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大省外贸下滑 新增长点浮出水面 全球简讯
曾经高歌猛进的中西部外贸大省今年遭遇“挫折”,一些省份今年前4个月进出口总值增速出现负增长。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省份进出口增速今年突然下降?这些省份又如何才能重回增长趋势?
中西部外贸大省为何失速
【资料图】
5月30日,武汉海关官网发布,今年前4个月,湖北省进出口总值1898.1亿元,同比增长3.2%。按美元计价,今年前4个月湖北省进出口总值276.2亿美元,下降4.4%。
梳理31个省份今年1~4月的进出口数据,从同比增速(按人民币计价)来看,共21个省份实现正增长,新疆以82.7%的增速位居全国第一;另外10个省份为负增长,其中西藏降幅最大,同比下降39.2%。
负增长的10个省份为广东、江苏、四川、重庆、陕西、河南、云南、山西、西藏、天津。四川、重庆、陕西和河南都是中西部外贸大省,其中,四川和河南的进出口规模位居全国第八和第九。今年1~4月,四川、重庆、陕西、河南进出口总值分别下降了4%、14%、9%和1.4%。
这4个省份在过去十多年进出口一直保持比较高的增速。以四川为例,根据“十三五”总结材料,2016~2019年,四川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7.7%,增速比全国高14个百分点。2020年,其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8000亿元,同比增长19%,进出口规模较2016年翻了一番。
即使在疫情期间,这些中西部外贸大省也保持了逆势增长的势头。比如,2022年,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规模稳居全国第八,同比增长6.1%,增速在前十强省份中列第五。
但是,今年以来,四川的进出口总额增速突然掉头向下。成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4月四川外贸进出口总值达3094.1亿元,同比下降4%。其中,出口2073.6亿元,增长6.3%,进口1020.5亿元,下降19.7%。
重庆统计局数据也显示,今年前4个月,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2369.5亿元,同比下降14%。其中,出口1549.2亿元,下降15.4%;进口820.3亿元,下降11.1%。而且4月降幅继续扩大,当月进出口627.4亿元,下降19.3%。
为何这些曾经高增长的中西部省份在今年进出口增长突然失速?
海关的分析数据显示,在出口方面,前4个月重庆笔记本电脑出口1499.9万台,减少29.6%,价值465亿元,下降29.6%;手机出口4282.9万部,减少2.1%,价值96.9亿元,下降2.8%。两项货值占同期重庆出口总值的36.3%。进口方面,集成电路进口351.6亿元,下降16%,占同期重庆进口总值的42.9%。
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正是重庆过去外贸飙升的主要动力。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重庆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吸引了惠普等笔记本电脑品牌企业和富士康等电子代工企业落户,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
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重庆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年均增长10%以上。以2020年为例,当年出口笔电6572万台,货值1726亿元,占同期重庆出口总值的41.2%,出口量、值居全国第一;手机出口1.3亿部,出口值200.4亿元,出口量居全国第二。
然而,在订单减少和产业转移的影响下,这些曾经推动重庆进出口高增长的发动机现在动力不强。四川、河南和陕西等省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郑州海关的数据显示,前4个月,河南省出口手机850.7亿元,下降1.2%,占全省出口值的47.6%。河南出口的手机主要来自富士康郑州工厂代工生产的苹果手机,这是河南此前外贸高增长的原因,现在同样受到其拖累。
西安进出口增速下降也受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1~4月,西安市进出口贸易总值1253.9亿元,同比下降11.5%。其中,机电产品出口726.3亿元,下降8.5%,占全市出口总值的90.3%,主要包括集成电路341.1亿元,下降16.9%。西安的集成电路产业则主要是三星西安工厂。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向第一财经表示,中西部这几个省份的进出口增长主要受到全球需求萎缩、产业外迁、地缘政治三大因素影响。如富士康等电子加工企业产业外迁、美国芯片法案出台对西安集成电路的影响。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现在旧的贸易结构在退出,新的贸易结构在进入,适应和规避外贸外资受地缘政治影响的调整需要时间。
“新三样”能否成为新增长点
针对当前状况,四川省省长黄强在第二季度经济运行调度会上要求,着力扩大直接进口,尽快扭转外贸下降态势。引进大型供应链企业,鼓励更多企业在川直接进口。用好成都双国际机场、中欧班列等通道优势,抓大宗产品进口,努力打造辐射中西部的优质商品进口集散中心。
今年4月,成都市商务局印发相关文件,拿出真金白银来推动该市外贸转型升级。比如,对2023年度整车进口额突破5亿元的企业,按照1000元/辆的标准,给予单个企业不超过1000万元的奖励。
与此同时,进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为中西部地区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有可能再次上演十余年前因为产业转移带来的进出口高增长,而此次的主角变成了“新三样”的龙头企业。
今年的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2022年的成绩时称,2022年,西安闪存芯片、单晶组件市场占有率排名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占全国份额14.1%,位居全国第一。这涉及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和新能源汽车三大产业,而背后是三星、隆基和比亚迪。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被称为出口“新三样”,今年以来,“新三样”出口表现亮眼。今年1~4月,中国“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超3500亿元,同比增长逾七成,拉高出口整体增速2.1个百分点。
在集成电路出口下降的同时,西安的另外两大产业出口增长迅速。今年1~4月,西安太阳能电池出口109亿元,增长23.2%;汽车(含底盘)出口50.1亿元,增长189%。虽然与集成电路相比,其规模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增速很快。
郑州海关数据也显示,1~4月,河南汽车出口77.2亿元,增长354.3%,其中电动载人汽车15.7亿元,增长171%。四川同期出口汽车53.1亿元,增长104.7%。重庆也出口了11.6万辆汽车,增加38%,价值99.4亿元,增长69.6%。
“新三样”在其他中西部省份也增长迅速。前4个月,安徽的汽车、汽车零配件、太阳能电池出口分别为190.4亿元、98.9亿元、93.1亿元,同比增长206%、85%、42.9%。湖南的汽车、工程机械出口翻倍增长,轨道交通装备、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产品出口增长迅猛。
张燕生表示,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贸易格局也在发生变化。“新三样”可能是变化的第一波,未来还可能变成“新五样”“新八样”,出现更多“数实融合”的新实体经济产品出口,而且这些产业布局不一定在东部地区。
与传统的纺织服装、服饰鞋帽等外向型产业主要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不同,“新三样”的生产基地很多布局在中西部内陆地区,甚至在三四线城市,形成了与传统外贸格局不同的产业布局。
张燕生表示,改革开放40多年培育出一些龙头企业,已经进入世界前列,这些企业可能会成为新贸易结构的龙头企业。比如,除了“新三样”以外,装备制造业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新五样”,而其龙头企业如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柳工等总部并不在东部沿海地区,这将是中西部参与国际市场的新产业优势。
不过,张燕生也表示,中西部内陆地区的综合物流成本比较高,离美欧日韩等市场距离较远。因此,一方面要提高国际化和法治化水平,核心问题在于国际化;另一方面,要重视数字赋能、科技赋能、绿色赋能,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同时,推动贸易结构、贸易主体、贸易方式等发生变化。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与沿海要有不同的模式,要探索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推动货物加工贸易、服务加工贸易和数字加工贸易等相结合并成为发包方的综合贸易方式。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